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宗耀明 > 第24章、功成,石出(4K+求追读)

第24章、功成,石出(4K+求追读)(1/3)

目录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

朱翊钧破了防,宣泄着情绪。

李太后还是不说那件事到底是什么,等着最后两人的查访结果。

但她背负的罪孽好像更深重了,因而提出让那小子去祭一祭祖先。

朱翊钧心神大乱,又刚被训斥,糊里糊涂地发了旨意去内阁,然后五条理由条条是道。

“那就这样吧!”朱翊钧生着闷气,“要骂尽管骂!不差这几天了!你们都别来烦朕,告诉陈矩,让他抓紧些!”

事到如今,他倒宁愿陈矩快点把结果拿来,好知道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至于群臣聒噪,他再也懒得管了。

皇帝躲起来酗酒,还没让皇贵妃陪着。

宫里的气氛变得诡异异常,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

慈庆宫那边守着皇长子不让他出来的,难道不是慈宁宫的人吗?

宫里气氛如此,宫外同样乱成一团。

那日棍驱百官后,虽有播州捷报入京,但不少臣子心生去意。

自余继登开始,包括吏部尚书李戴、工部尚书杨一魁等人在内,纷纷上辞表。

其中自然少不了赵志皋。

当然,正如沈一贯所料,还是有不少人敏锐地感知着播州叙功过程中的朝堂变动,盯着一些可能的位置。

而既然皇帝对圈禁太子的流言采取了那样的手段,沈一贯也不怕再多一事了。

那道圣旨的意思被内阁透露出来,沈一贯坚决封驳的做派毕竟能挽回一些颜面。

京城的事,遥远的播州并不知道。

播州土司杨应龙祖祖辈辈做这里的土皇帝已经七百多年。

从唐朝开始,不论谁为皇帝,杨家始终牢牢控制着这里。

如今,传了二十九代的播州杨家正式覆灭。

从去年三月朝廷开始启用李化龙以兵部右侍郎衔任川湖总督开始,经过调集四川、湖广、贵州甚至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布政使司的兵力,八省大军总计二十四万,平叛大战是今年一月才开始正式打响的。

到上月十八诸路大军会师海龙屯,其后播州叛军就只是困兽。

现在,平叛大军放松了下来,等待诏令的到来和下一步命令。

海龙屯毁损大半。除了攻城之战时的攻防,还有逆首杨应龙最后自杀时点起的火。

他想自己把自己的尸身烧尽免遭死后戕尸,结果还被人从最高处陷入火海的后殿里拖了出来。

现在前殿得以幸免,李化龙在宴请着诸路大将。

他自己没喝酒,身上还穿着麻衣。

上个月战事进行到关键时期,他父亲的死讯忽然传来。

寻常状况下自然该去办理丧事、开始丁忧,但那是寻常状况下吗?

“赖诸位用命,大功告成。”李化龙叹了一口气,双眼红了起来,“家父病逝,某竟不能尽孝。大战当前,甚至只能主动奏请,乞令从权,于心何安?如今贼首伏诛,剩余剿匪事就拜托诸位了。某已奏请陛下,回籍守制。”

“督帅移孝报国,实在忠孝难两全。老大人知将军平叛功成,定然含笑九泉!”

殿中随军文臣、督军还有各路武将无不纷纷出言,或歌功,或颂德,或慰勉。

自然有人心里想着:眼看着绝世大功就要拿到了,父亲偏偏在这个时候去世,换做是我也只能主动奏请夺情从权。

那种情况下,换谁来做主帅已经无损战局,到手的功劳。

但有个人不同,他是綦江路总兵刘綎。

“督帅!贼军虽平,但败兵逃走的也不少。这三省之地,山川险恶,夷汉杂处,善后还是大麻烦!”刘綎抱着拳,“没有督帅坐镇,谁知道又会有多少人落草为寇?有多少人再举叛旗?”

他本不愿来这里,是李化龙力排众议,奏请他来做这綦江路总兵官。

而从四川攻过来的四路里,又以綦江路最为艰难。

杨应龙岂不知刘綎的威猛?万历十三年平定罗雄之乱,刘綎连克三城,名震川贵。

而后接任四川总兵官,他和贼和杨应龙乃是旧识,“刘大刀”这些年也是响当当的名号。

听到刘綎这么说,李化龙摇了摇头:“此战势如破竹,官兵威名谁不知晓?些许匪患不必放在心上,省吾莫要误我。”

说罢看向众人:“清点也差不多了,本督还是会秉公办事,先把功劳捋一捋,上一道题本的。大家都在这里,诸路大军,哪一路功劳最多最大,总要大伙都有個公论才是。”

叙功,轮不到领军主帅来主持。

但他的奏报,也很有分量。

诸将神色各异,有人看了看刘綎,有人低着头等别人先开口。

“……自是綦江路难关最多。”有人总算是说了句公道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秦夭夭云倾羽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诸天镜道 梦幻西游之重生学生时代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桑浅纪承洲宋时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 我,玄门姑奶奶,打钱! 我个亏二代,搞点黑科技很合理吧
返回顶部